4月13日,生化能源事业部在钓鱼台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柠檬酸和淀粉产品分别依据PAS 2050:2011产品碳足迹标准实施了碳盘查,并顺利通过独立的第三方国际认证机构的核查。这标志着中粮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必将引领中国食品行业产品碳足迹的进一步应用。
应用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技术是对产品进行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的一种通用技术手段,2008年10月29日由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BSI)颁布了《PAS 2050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阶段的温室气体评估规范》,用以盘查计算产品与服务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协助企业管理由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寻找其在产品设计、生产与销售等过程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目前全球多家公司数百项产品已参与试行产品碳足迹核查。
集团总裁助理、生化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岳国君指出:碳排放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在未来,碳标识可能成为产品说明书的重要内容,没有碳标识的产品或将难以进入市场。欧洲已通过设置碳关税,对不符合低碳标准的产品增收碳税,增加壁垒。因此,开展碳足迹盘查,对于应对未来国际市场变化十分必要。
岳国君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碳足迹盘查特别是产品碳足迹盘查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建立完善排放因子数据库、尽快转化和制定相关盘查标准、建立和完善碳足迹评估体系等。此次选择玉米淀粉和柠檬酸开始试点,是因为这两种产品生产过程独立性较强,便于计算和标准应用。未来中粮计划在更多产品上开展产品碳足迹盘查,在“全产业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企业运营对气候的影响。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邹小平在会上说:为迎接低碳经济的挑战,食品企业在设计产业链时要尽量减少浪费,在包装、基础原料等的设计上要尽可能有利于回收再利用;在耗能方面要向高附加值、高利润、高科技方向转移。要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体系和竞争机制,为我国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做出贡献。
中粮吉林管理中心总经理佟毅、生化能源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李北分别代表企业接受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等单位派员出席。